非洲“武友”对武术的热爱与执着令我印象深刻
发布时间:2025-02-19 来源:中华武术传承网 浏览次数:456
 
中国武术教练组在开罗为埃及武术教练员以及国家青年武术队队员等授课
很多非洲朋友认识中华文化、爱上中华文化,是从中国功夫开始的。去年,我跟随中国武术教练组访问塞内加尔、尼日尔、埃及三国,参与一系列武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深深感受到非洲朋友对中国武术的喜爱,感受到中非文化交流的澎湃活力。
中国武术教练组在非洲的授课内容以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武术比赛项目的长拳类和太极类项目为主,并按对方国家武术协会的需求开展了南拳、散打等项目的教学。在近20天的时间里,非洲学员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专注精神,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刻苦练习每个动作,深入体会中华武术文化的内涵。
非洲“武友”对武术的热爱与执着令我印象深刻。他们对中国功夫电影如数家珍,还会模仿一些经典桥段。他们见到中国武术老师时,都会立正行抱拳礼,表现出良好的武德修养。在塞内加尔,教练组同非洲武术联合会以及参加非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12个非洲国家武术协会代表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在尼日尔,许多“武友”专程从外地赶到首都尼亚美参加中国武术文化讲座。
在埃及,太极拳运动员莎拉·萨拉赫·侯赛因听完课后,让我们根据她以往的比赛视频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策略。我告诉莎拉,她动作之间的重心虚实转换和步法变化不够自如,要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先理解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思想,并建议她通过站静止桩来增强下肢力量,站移动桩来加强对重心转换的体会。莎拉照此练习,很快就取得明显进步。
非洲“武友”喜爱中国武术,也激发了文化共鸣。中国武术蕴含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理念,既与非洲重视和谐、和平的传统观念契合,又与非洲大地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启发。
在中国武术文化讲座上,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向非洲朋友介绍武术招式,从“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到武术反映的中国人的世界观,再到武术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都能得到他们的理解与认同。他们对螳螂拳、猴拳、鹰爪拳等象形取意命名的拳法,以及白猿献果、金鸡抖翎、野马分鬃等技术动作非常感兴趣。得知这些是中国人观察动物嬉戏、打斗、捕食等动作后总结提炼出的拳术技法,他们对武术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恍然大悟。讲座结束,塞内加尔武术协会主席恩迪奥古·盖耶对我说:“我们将一起通过武术弘扬相互尊重、增进友谊、追求卓越的精神。”
中国武术及其深厚文化底蕴是连接中非人民的桥梁。中方将举办中非武术交流论坛,为非洲“武友”精进武艺、深入了解武术文化提供新的契机。通过“以武会友”,中外武术练习者将共同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在交流互动中加深感情、增进友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联系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联系信箱:603516977@qq.com

总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A区51栋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