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功法:浅谈防身自卫术
发布时间:2019-07-30
来源:中华武术传承网 浏览次数:930
如果我们一生都没受过身体伤害那实在是很幸运的一件事。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然而人类已经学会了如何去适应,我们躲开了自然环境,因而我们所处的大部分环境没有野兽,完善而又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保护我们免受身体伤害。尽管有了这些,但我们最大的敌人仍然是人类自己,无论人类如何进化,其固有的攻击性也不会消失。这并不是什么个体的特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暴力,战争、饥荒恐怖行动每天都充是在电视节目中,通常这些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除非你是武装部队的一员,但待在家里我们难道就真的安全吗?

遭遇危险时进行自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我多年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要想把不简单的事情变得简单倒并不是一件难事。一般人认为必须经过很多年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在实战中有效的技术。并非如此。事实是,经过有效的训练,基本技术在儿天之内就能够学会,高级一些的技巧几个星期之内也就可以掌握,随后就可以用于实战千万不要将街头斗殴视作一场游戏或者是一种体育活动,认为会有一定的规则来限制你们之间打斗,要说有规则只有一条:那就是逃跑或者将对自己和同伴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你同时必须理解,打架对双方均会造成伤害,而且其结果可能是死亡。保护自己和其他人是你的基本权利,但是无论你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力多么合理,都必须是合法的—而合法与否要由法庭来判决、正确认识防身自卫术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我近些年对防身自卫术的研究,发现我国在防身自卫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单一,国内防卫专家们分为理论学者和技术专家并没有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公民的防身自卫能力也比较薄弱。
可能有些人不赞同这个说法,认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对于防身自卫课题的研究,可以说早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确,中华武术有着千年的历史,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对传统武术只做到了继承或者说是部分继承,并没有大力发展。武术,或是防身自卫术,是一门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但决不能脱离生活。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及生存空间的扩大,人被侵害的方式方法也越来越多,因此防身自卫术也需要改进和提高。在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以前,武术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为什么?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而言,最直接的答案就是要用它去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心爱的人们。无论有多少人质疑说这个答案有点太感情化了,但如果不是为了自卫,练武的人数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保持你的知识和技术跟上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200年前的武术在今日已不大管用了为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仅仅知道防卫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因此应该学习一些实用的防卫术。
从总体上看,防身自卫技术可以分为两是一些武术专业人士根据某个或者是某几个武术门派的格斗技术。结合街头防卫的特点创立的防卫术体系。这类防卫术与竞技类格斗术相比,放弃了不适用于街头防卫格斗的技术,并且对保留下来的技术进行了改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这类防卫术由于脱胎于某个武术门派,因此,大多带着明显的门派痕迹。另外一类防卫术是各国军队为了提高士兵的单兵战斗能力,或者是为了满足执行特殊任务的需要而创立的格斗术。这类格斗术以实用为目标,通常都是在本民族特有的武术技术与原理的基础上,吸纳其他国家格斗技术的精华并且加上本国军队在作战中积累的经验而创立这类格斗术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在军队的实战运用中得到不断的检验与完善
目前,中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日本,甚至一些非洲国家都有自己的“军用版”和“民用版”的防卫术体系。相比较来说,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就比我们好很多。我国的军警格斗术虽然也受到了百姓的青睐,但它毕竟是军警格斗,不是防身自卫术,并不适合普通百姓使用。另外,国外对防身自卫术的阐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要更系统、更直接。例如:当你与人对峙时,应该如何站位,采取什么样的姿势与对方说些什么才能够化解危机,及时避免冲突的发生;如果冲突已经发生,该如何做到保护自己,打击对手。而国内的一些书籍或出版物会教你,当与人对峙时,摆上格斗式,这样进可攻退可防。

如果这样的话,原本可以不发生的冲突,由于你格斗式的造型,就会使矛盾升级从而大打出手。在生活中,袭击的发生有可能来自各个方向,那么我们的防卫及反击方法也应该是面对不同的方向。此外,虽然我国武术家很多,但并没有一个是专门研究防身自卫术的专家。在美国有很多防身自卫术专家和自卫大师。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侵害,而采取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因此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维护社会治安,使公民掌握简单实用的防身自卫术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
截止到:2025-04-24 20:10
已入驻名师:55人
已入驻传承人:105人